探知未来
扫描探针显微镜(SPM)是在样品表面用微小的探针进行扫描,通过高倍率观察三维形貌和局部物理特性的显微镜总称。SPM-9700更是性能高、速度快、操作简单的新一代扫描探针显微镜。
 | 
|
样品交换时也可保持激光稳定照射悬臂。照射稳定性优异,分析时间也大幅度缩短。 |
|
|  | 
|
可从不同角度放大拉伸图像进行确认。鼠标操作简单,更可进行3D断面形状分析。 |
|
|
| |
 | 
|
按照操作指南指导操作顺序,使用导航功能直接锁定观察位置,实现了SPM的快速简便的观察 |
|
|  | 
|
具备丰富的测定模式和优异的扩展性,可对不同硬度、不同导电性能等各式样品进行观察分析。 |
|
|
|
 |
控制气氛扫描探针显微镜 WET-SPM 可以控制样品和周边环境,在可控气氛下进行样品处理,并直接进行SPM观察。
 选配系统具有温度湿度控制单元、样品加热冷却单元、样品加热单元、吹起单元。 |
| 粒度分析软件
从图像数据中选取复数颗粒,对每一颗粒进行特征量的计算,并进行分析、显示,以及及进行统计处理。 
|
|
|
超微小硬度计复合型SPM系统SPM+TriboScope(TriboScope为美国Hysitron公司产品) 可以进行极薄膜的硬度试验和压痕试验。
微小部热分析试验仪器复合型SPM系统 SPM+nano-TA2(nano-TA2为Anasys Instruments公司产品)可以进行样品表面的三维形貌观察和点的热分析。
|

观察模式 | 标准 | 接触模式 动态模式 相位模式 水平力模式(LFM) 力调制模式 矢量扫描模式 | 选购件 | 磁力(MFM)模式) 电流模式 表面电位(KFM)模式 | 分辨率 | XY | 0.2 nm | Z | 0.01 nm | AFM头部 | 位移监测系统 | 光源/光杠杆/检测器 | 光源 | 激光二极管(On/Off均可) 更换样品无需调整光路 | 检测器 | 光敏二极管 | 扫描器 | 驱动元件 | 管状压电元件 | 最大扫描范围 (X*Y*Z) | 30μm×30μm×5μm (标准) 125μm×125μm×7μm (选购) 55μm×55μm×13μm (选购) 2.5μm×2.5μm×0.3μm (选购) | 样品台 | 最大样品形状 | φ24mm×8mm | 样品装载方式 | 头部滑动机构 悬臂安装状态下可直接装载样品 | 样品固定方式 | 磁性固定 | Z轴驱动机构 | 驱近方式 | 全自动驱近 | 最大可驱近范围 | 10mm | 信号显示板 | 显示量 | 检测器的总入射光量(数字显示) | 减震机构 | 减震台 | SPM单元内置 | 光学显微镜观察 | 方式 | 分束器滑动机构 | 专用风挡 | 方式 | 无需或者使用气氛控制腔体 | 气氛控制 | 方式 | 无需改造SPM单元可直接导入气氛腔体 |
|
头部滑动机构 高稳定性&高速分析处理 |
光杠杆系统和悬臂合为一体的头部机构,仅通过整体滑动设置即可实现样品更换。激光连续照射,维持高稳定性。无需调整光轴中断激光照射,从而缩短分析时间。 |
 | 高稳定性 维持高刚性,光杠杆系统可作为一体滑动 高速分析处理 维持高刚性,成功地开放了样品周围的空间 |
高稳定性 ·样品交换式也可保持激光稳定照射悬臂 ·不受震动、声音和外界影响,无需专门的风挡 ·内置减震器 |
SPM-9700 高稳定性的秘诀 维持高稳定性的构造 –不同激光照射方式下的稳定性比较- |
 |
高速分析处理 ·无需拆除悬臂架即可进行样品交换。 ·在SPM观测时,也可接触样品。 ·无论样品的厚薄,可自动驱近到最适宜的观测位置。 |
SPM-9700 高速分析处理的秘诀 优异的操作性能 -样品更换的分析处理比较- |
 |
SPM-9700仅用鼠标即可实现旋转、放大缩小、Z轴倍率的自由变化,调节图像角度和倍率。更有将高度信息和其他物理信息重合显示的质感功能和3D断面形状分析功能,由此实现高度分析,提高图像确认的效率。 |
鼠标操作即可实现丰富的3D图像显示 |

|
放大缩小
 | 旋转
 |
Z轴倍率变化
 |
|
质感功能 能够将高度信息和其它的物理性信息重合显示。两者关系也可明确显示。 |
 |
3D断面形状分析 能够在3D显示时进行断面形状分析。质感功能显示物理性信息时,也可在同一位置分别显示各种各样的断面形状,并进行分析。 |
 |
从观察到分析实现无拘无束的可操作性 |
从在线观察到离线分析采用无界限约束的新界面(GUI)设计,实现了从观察操作到观察位置、结果分析的简单便捷操作。 |

|
操作简单明确 从启动到观察、分析,均无复杂的设定,轻松点击鼠标即可进行操作。
|

在管理画面上选择观察模式。 
|  |

按照操作指南的步骤进行操作,即可轻松完成。 
|  |

单击“开始观察”的按键,从驱近样品表面到进行分析全过程实现自动。 
|  |

无需切换至在线状态,即可对之前获取的图像进行确认。 
|  |

通过丰富的图像显示、处理、分析功能,尽显完美的观察结果,并可进行定量分析显示。
|  |
观察位置简单明确
|
 
最多可同时显示8组画面,可以实时对形貌和无形等多组图像进行比较。 |  
可以在一个以观察的较大的区域,通过自由导航功能引导进一步观察任何一个指定的特定区域。已保存的图像数据也可作为参照表示 。 |
观察结果简单明确
|
 
可以边观察边在在线画面上测定断面形状。 |  
能够将之前的图像数据与观察中的图像数据同时显示比较。 |
丰富的扫描功能
|
 
通过观察到的图像数据的个点测定力曲线,能够观察出样品的机械特性和吸着力的分布。 |  
可以针对样品的扫描方向、探针与样品间力、加载电压进行编程,并按设定要求进行观察。 |
SPM的介绍

WET-SPM系列 选购件 |
温度湿度控制单元 | 吹起单元 | 样品加热冷却单元 | 样品加热单元 | 光照单元 |
温度湿度控制单元 |
 | 可以安装在气氛控制腔体内,对腔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。 
气体湿度控制器 |
FC膜的环境温度 湿度控制
|
 低温 |  高温 |
可以观察到湿度变化能够引起树脂膜表面的形状变化。均为数nm程度的细微形状变化,湿度升高时出现均匀隆起,表面膨胀。 |
高分子膜
|
 低温 |  高温 |
通过气氛温度湿度的控制可以捕捉到高分子膜的形状变化。 |
|
吹起单元
|
 | 安装备用孔,对样品进行微量吹气。 |
镍表面的实时变化
|
 |  |
对还原后的清洁表面(左)开始吹一氧化碳时,观察到由于羰基络合物的形成产生的形态变化(右)。 (日本物质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(当时)提供) |
|
样品加热冷却单元
|
 | 放置好样品后,能够对样品进行加热或冷却。 
|
树脂 冷却观察 |
 |  |
在粘性像中,可以观察到有差异的两相。 |
 |  |
冷却至-30°C |
冷却后,粘弹性的差异消失。 |
|
样品加热单元
|
 | 放置样品,对样品进行加热。 大气状态下也可使用。 |
聚合物膜的加热观察
|
 |  |
30°C |
 |  |
50°C |
|
光照单元
|
 | 可以在样品表面照射光纤灯的光。 不包含光源和光线灯。在大气环境中同样适用。 |
SrTiO3上并五苯薄膜进行紫外光照射观察
|
|
并五苯薄膜一层为1.6nm,2~3层将会形成簇状。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时簇状会逐渐散开,40分钟后簇状薄膜基本消失。这期间几乎没有任何图像飘移,可以在同一视野范围内进行观察。 |